先研院二年级及以上全日制研究生:根据宝钢教育基金会《2025年度宝钢教育奖评审工作通知》(宝基字〔2025〕4号)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关于评选2025年宝钢奖学金的通知》(学字〔2025〕44号)要求,现启动2025年宝钢奖学金学院初评工作,相关工作通知如下:一、申报条件按宝钢教育基金会的通知要求,符合以下条件的二年级及以上年级的我院全日制研究生(不含港澳台地区),有资格申请宝钢奖学金:1.热爱中华人民共和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模范遵守国家法律和校规校纪,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诚实守信;2.勤奋学习,成绩优秀,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动手能力、灵活运用知识能力、口头与书面语言表达能力;“创新创业”实践中取得突出成果;研究生应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并取得一定的优秀研究成果;3.尊敬师长,友爱同学,乐于助人,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能承担社会工作,具有团结协作精神;4.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身心健康,乐观进取。二、名额分配与评选流程(一)名额分配1.按宝钢教育基金会的通知要求,2025年中国科大宝钢优秀学生奖名额共7名,其中可推荐宝钢优秀学生特等奖提名人1名。优秀学生奖的金
各实践基地:为进一步加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先研院”)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根据《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导师遴选管理办法》(校研字[2020]2号,附件1)及先研院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安排,我院开展2025年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实践导师聘任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基本条件申请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实践导师备案的人员,应符合以下要求:1、具有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坚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学术行为端正,遵纪守法。2、具有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高级技术人员,或博士毕业并在重要行业或大中型技术企业工作三年以上的技术骨干人员,或硕士毕业并在大中型企业和重要行业中担任五年及以上部门负责人的高级管理人员。3、熟悉行业发展前沿动态,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丰富的实践工作经验,在本行业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和良好的社会声誉。4、原则上不得为髙校教职人员(科教融合学院老师不能担任实践导师)。5、每名实践导师每届最多指导3名研究生,且指导学生不可超过2个专业领域。二、聘任流程各专业实践基地推荐符合基
各实践基地、2023级全体研究生:专业实践是专业学位研究生获得实践经验,提高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胜任能力的重要环节,充分且高质量的专业实践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根据《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管理规定(试行)》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先研院”)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安排,在提交专业总报告之前需提交不少于三次专业实践阶段报告,现对2023级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提交第二次专业实践阶段报告相关工作安排通知如下。一、工作对象先研院2023级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二、工作安排(一)报告提交研究生需登录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综合服务平台(https://yjs1.ustc.edu.cn/),点击“日常管理”-“专业实践管理”-“专业实践申请”-“实践阶段报告填报”,点击“新增”,填写本阶段专业实践阶段报告内容,填写完毕后点击“提交”。(三)提交时间研究生需于2025年8月30日之前提交第二次专业实践阶段报告。(四)导师审核报告提交结束后,研究生需按照“先实践导师完成审核、后校内导师完成审核”的顺序,请双导师于2025年9月11日之前登录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
为了增进学生对“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材料与新能源”等前沿科技应用领域的了解,践行“产学研用”相结合的高端应用型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先进技术研究院将举办第六届创新应用夏令营。本届夏令营计划招募营员共180名左右,其中20名为“科技创新与创业人才培养项目”营员(本项目具体信息详见附件)。现将有关事宜公告如下:一、申请条件1.本科为电子信息、生物与医药、材料与化工、资源与环境等相关专业或数学、物理学的考生;2.有意向推免或报考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全日制2026届本科生(2026年毕业);3.有望取得就读学校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4.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对科技成果应用有着浓厚的兴趣。5.尤其欢迎有创业梦想的学生加入!二、报名1.先研院招收的专业学位硕士专业类别如下:085400电子信息、085600材料与化工、085700资源与环境、086000生物与医药;专业类别专业领域电子信息(085400)085401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085402通信工程085403集成电路工程085404计算机技术085405软件工程085406控制工程0854
关于举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第六届工程类研究生学术论坛暨“德创·精尖创新”博士生学术论坛的通知一、论坛主题面向急需紧缺领域,交叉融合培养工程技术人才二、组织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卓越工程师学院、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及全校工程类研究生培养单位三、论坛时间2025年6月14日(周六) 8:40-17:30四、论坛地点主论坛:高新区1号学科楼B100报告厅分论坛一:高新区1号学科楼A400会议室分论坛二:高新区1号学科楼A420会议室分论坛三:高新区1号学科楼A450会议室五、论坛流程(一)开幕式(8:40-9:00)1.领导致辞2.与会人员合影(二)主论坛(9:00-12:00)报告一:量子科技重大项目介绍-面向运营商云网业务的融合量子密钥分发的密码系统研究和应用示范报告人:罗俊,中电信量子信息科技集团公司副总工程师,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报告二:中广核反应堆研发历程分享及人才培养感想报告人:付学峰,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反应堆理论与安全研究所副总工,正研级高级工程师报告三:生物质厌氧转化与新质利用方向报告人:孙永明,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所副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报告四:极端野火防控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科技和人才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精神,推动工程学科前沿探索与交叉融合,通过搭建高水平工程领域研究生学术交流平台,鼓励工程类研究生积极展示最新研究成果,营造求实求新、追求卓越的学术氛围,着力培养造就更多适应国家和产业需要的卓越工程技术后备人才,经研究生院与相关培养单位商议,学校决定举办第六届工程类研究生学术论坛暨“德创·精尖创新”博士生学术论坛。现开始面向全校工程类研究生和“急需紧缺领域博士培养工程”专项研究生征集学术报告,具体事项通知如下:一、论坛主题面向急需紧缺领域,交叉融合培养工程技术人才二、组织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卓越工程师学院、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及全校工程类研究生培养单位三、论坛形式、时间线下论坛(本部校内):2025年6月中旬(具体时间、地点在第二轮通知)四、论坛参加对象全校工学门类和交叉学科门类学术学位和工程类专业学位在学研究生及优秀毕业生;入选急需紧缺领域博士培养工程的博士生。五、论坛报告1.主论坛:组织单位邀请3-5名行业知名专家进行主旨报告。2.分论坛一:遴选10名左右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网络空间安全、信息
安徽省合肥市金寨路96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东校区老图书馆378)
0551-63602196
ustcsee@ustc.edu.cn
Copyright © 2024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卓越工程师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 皖ICP备05002528号
「 网站设计与制作维护:卫来科技 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