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

培养模式

当前位置:首页  人才培养  培养模式

1)推进校企协同

建立行业企业全程、深度参与专项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新机制,按照产业真实需求和企业合理要求,校企联合制定专项人才培养计划,重构课程体系,共同实施教育教学、共同评价培养质量。以科研项目合作为抓手,以最优方式、最大限度激励师生,保障校企合作项目“校内导师承接、专项学生实干、实践导师参与”,切实产出产业行业急需、实用的高水平成果。

2)开展科教融合

充分发挥学校和各研究所在学科和重大科学研究领域的特色,强化科教融合体制机制的建设,实现学校和研究机构优势互补,拓展工程硕博士研究生的视野与边界,支持进入各实验室开展科研训练和实习,鼓励交叉学科研究与科研探索,提供卓越工程师培养、科学实验、成果转化和国际合作的条件和保障,探索所系结合下教育、科技、人才的创新协同发展,形成具有特色的科教融合新模式,为培养大批卓越工程师人才提供平台。

3)实施课程共建

引导行业企业深度参与课程建设、课堂教学和教材编写,加快课程教学内容迭代,增加实践教学比重,引进行业课程,建设一批高质量校企合作课程、教材和工程案例集。根据专项重点领域对应的专业学位类别、领域课程设置结构,在专业选修课、开放实践课和前沿课程设置中,加快形成校内课程、企业课程、校企共建课程学分各占三分之一。


关注微信公众号

联系我们

  • 地址:

    安徽省合肥市金寨路96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东校区老图书馆378)

  • 电话:

    0551-63602196

  • 邮箱:

    ustcsee@ustc.edu.cn

Copyright © 2024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卓越工程师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   皖ICP备050025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