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9日下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德创卓越大讲堂”第七期活动在东区环资楼116报告厅成功举办。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青年科学家李杰岚研究员应邀作主题报告。研究生院副院长李思敏主持会议。在致辞中,李思敏副院长首先对李杰岚研究员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向长期关注和支持“德创卓越大讲堂”活动的各位专家、老师和同学们表示感谢。他指出,“德创卓越大讲堂”是学校专门为工程类专业学位研究生打造的重要学术交流平台,旨在通过邀请行业内知名专家分享科技前沿成果,帮助同学们了解最新研究进展,拓展学术视野,提升科研与工程实践能力。当前,人工智能正成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力量,而“AIforScience”“AGIforScience”代表了人工智能与科学研究融合发展的前沿方向。希望同学们珍惜此次学习机会,深入理解人工智能在科学研究中的创新意义,积极思考AI时代科研的新模式,不断提升科研创新与工程实践水平。李杰岚研究员以“AGIandScience:打造科学发现革命的工具”为主题进行报告。他从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演进谈起,系统阐述了从“AIforScience”向“AGIforScience”发展的逻辑

10月22日下午,卓越工程师学院精心筹备的《科学与工程》系列课程在东校区5104教室正式拉开帷幕。学院特别邀请了朱晓波教授担任首堂课程的主讲人,以“超导量子计算”为主题,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兼具前沿性与实用性的学术盛宴。课程开始前,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卓越工程师学院常务副院长姚华建教授向在场师生系统介绍了《科学与工程》系列课程的重要意义,该系列课程是学院落实“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关键举措,课程主要面向卓越工程师学院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旨在提升学生的国际视野、工程实践与综合素质,通过前沿的知识讲授与实际应用案例分析,帮助同学们搭建“科学理论-工程实践-产业应用”的知识桥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促进产学研的深度融合,以适应快速发展的工程技术领域。随后,姚华建也详细介绍了主讲人朱晓波教授的学术背景与科研成就。朱晓波教授长期从事超导量子计算以及超导约瑟夫森结系统的研究。在磁通量子比特与金刚石中的NV色心的量子混合系统上做出了一系列的重要突破工作。先后创造了超导量子比特最大纠缠数目纪录,研制了超导量子计算原型机“祖冲之号”,实现了“量子优越性”,为我国在量子计算领域的自主创新发展提供了重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关于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工作的战略部署,深入推进我校工程科技领域高层次人才自主培养,6月14日,我校在高新区举办第六届工程类研究生学术论坛暨“德创·精尖创新”博士生学术论坛 本届论坛以“面向急需紧缺领域,交叉融合培养工程技术人才”为主题,聚焦国家重大工程任务与产业关键技术需求,设置主论坛及三个平行分论坛,主论坛特邀学界和业界专家作主题报告,分论坛由同学们自发报名参加、依次报告。上午8:40,学术论坛开幕式及主论坛在高新区1号学科楼B100报告厅举行。中电信量子信息科技集团公司副总工程师罗俊研究员、中广核研究院反应堆理论与安全研究所副总工程师付雪峰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所副所长孙永明研究员、火灾安全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刘乃安研究员、研究生院、卓越工程师学院常务副院长姚华建教授、卓越工程师学院副院长石龙教授、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副院长陈彦教授、火灾安全全国重点实验室杨立中研究员、研究生院培养处处长王莉出席论坛开幕式及主论坛。开幕式、主论坛由研究生院副院长李思敏教授主持。开幕式上,研究生院、卓越工程师学院常务副院长姚华建教授发表致辞。姚院长首先对参加本次论坛的嘉宾、老

5月30日上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德创卓越大讲堂”第六期活动在先进技术研究院未来中心G层报告厅举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校长讲席教授、南洋理工大学计算机及数据科学学院副院长、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脑计算研究中心主任关存太教授应邀作主题报告。先进技术研究院党委书记王峰出席会议,先进技术研究院副院长陈勋主持会议。关存太教授以“Brain-computer Interface: state-of-the-art and future ”为题,围绕脑机接口技术的发展历程与研究前沿,系统介绍了其在非植入式脑电信号采集与解码、注意力调节、动作控制、语言康复等方面的最新进展,深入分析了脑机接口在医疗健康、智能交互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及未来潜力。他指出,脑机接口作为人工智能与神经科学深度融合的战略前沿方向,正加速推动人机协同模式的重构,并将在重塑医疗体系、拓展人类智能边界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报告还展望了以大模型驱动的脑信号理解和系统设计新范式,强调多学科交叉对技术突破的重要意义。他呼吁同学们要勇于走出路径依赖,敢于在交叉融合中开辟新路,勉励青年学子聚焦科技前沿,既要打牢理论基础,也要注重工程实践与系统转化,在
安徽省合肥市金寨路96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东校区老图书馆378)
0551-63602196
ustcsee@ustc.edu.cn
Copyright © 2024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卓越工程师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 皖ICP备05002528号
「 网站设计与制作维护:卫来科技 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