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下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德创卓越大讲堂”第五期活动在东区物质科研楼三楼报告厅举行。我校少年班校友、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副所长、处理器芯片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陈云霁研究员应邀作专题报告。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卓越工程师学院常务副院长姚华建出席会议,卓越工程师学院副院长石龙主持会议。 在致辞中,姚华建教授对陈云霁校友的回校分享表示衷心感谢,并对莅临现场的各位嘉宾、老师和同学们表示热烈欢迎。他表示,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加速推进,人工智能、高端芯片等前沿技术正成为引领未来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在这一背景下,高等教育特别是研究生教育,必须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发展,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他指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始终坚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科技前沿和经济主战场,持续推进高质量人才培养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学校将以“德创卓越大讲堂”等平台为契机,进一步激发研究生的科研兴趣与创新潜能,着力培养具有使命感、责任感和全球视野的卓越工程科技人才,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人才保障。陈云霁校友以“人工智能自动设计处理器芯片技术进展及趋势”为题,围绕芯片设计领域当前所面临的挑战与未来趋势,系统介
11月27日下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德创卓越大讲堂”第四期在东区物质科研楼三楼报告厅举行。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储能所新技术室主任,全国电力储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压缩空气储能工作组成员杨岑玉应邀作主题报告。杨岑玉研究员以“新型储能技术现状及未来挑战”为主题进行报告,全面分析了当前全球储能技术的发展态势,并深入探讨了未来面临的技术瓶颈和应用挑战。她首先介绍了几种主流的储能技术,包括锂电池、钠离子电池、固态电池以及压缩空气储能等,并对它们的优势与不足进行了详细对比。在分析了当前技术现状后,杨岑玉研究员深入探讨了新型储能技术未来面临的挑战。随着全球能源结构的低碳化转型,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接入电网,尤其是风能和太阳能的间歇性特点,要求储能系统具备更高的能量密度、长周期稳定性和高效的充放电能力。这些对储能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克服现有技术在容量、成本、安全性和寿命等方面的瓶颈。她提到,如何在不增加系统成本的前提下,进一步提升储能技术的综合性能,尤其是在高效能量转换和长期稳定性上取得突破,将是未来几年内行业发展的关键。她还特别提到,除了技术本身,储能技术的产业化和大规模应用同样面临挑战。技术的研发和实
9月26日下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德创卓越大讲堂”第三期活动在高新区图书馆C102举行。腾讯集团内容与平台事业群搜索应用部总经理马晋应邀作主题报告。研究生院副院长李思敏出席会议,研究生院副院长石龙主持会议。 在致辞中,李思敏副院长对马晋校友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感谢。他提到,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教育、科技和人才一体化的重要性,为我国高等教育,特别是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他指出,面对新时代的要求,我校将更加注重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以支持国家的科技自立自强。他强调,未来的工程师不仅要拥有扎实的专业基础,更需具备开阔的视野和创新思维。希望通过“德创卓越大讲堂”,同学们能够吸取宝贵的经验,努力成长为有担当的工程技术人才,为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做出积极贡献。 马晋校友以“大模型时代的软件研发实践”为主题进行报告,内容涵盖了大模型的发展回顾、软件研发的变迁、新的研发范式以及大模型智能体的实际应用等多个方面。他分享了自己在腾讯的职业经历,介绍了搜索引擎的研发进展,以及如何利用大模型技术提升产品性能和用户体验。他特别提到,近年来大模型技术的飞速发展正在
为落实中国科大“‘德创’领军人才培养计划”,营造“潜心立德树人、执着攻关创新”浓厚学术氛围,激发全校工程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围绕“科技自立自强”国家部署,主动参与关键技术和装备制造研发实践,推动工程类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水平进一步提升,6月23日,我校举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第五届工程类研究生学术论坛。本届论坛以“推动科教融汇深化产教融合”为主题,由研究生院(卓越工程师学院)和先进技术研究院联合举办,以主论坛和分论坛的形式进行,主论坛特邀学界和业界专家作主题报告,分论坛由同学们自发报名参加、依次报告。上午9:00,学术论坛开幕式及主论坛在先进技术研究院未来中心B0报告厅举行。工程科学学院执行院长吴恒安、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智能科技研究院副院长赵彦杰、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某研究所某研究室主任黄鋆应邀作主题报告。研究生院副院长石龙、先进技术研究院副院长李兴权、计算机科学学院副院长连德富、核科学技术学院副院长冷用斌、中国电科研究生院(党校)校企合作部副主任易勇出席论坛开幕式及主论坛。开幕式、主论坛由研究生院副院长李思敏主持。开幕式上,先进技术研究院副院长李兴权发表致辞。李兴权副院长首先对各位嘉宾、老师和同
安徽省合肥市金寨路96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东校区老图书馆378)
0551-63602196
ustcsee@ustc.edu.cn
Copyright © 2024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卓越工程师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 皖ICP备050025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