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下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德创卓越大讲堂”第四期在东区物质科研楼三楼报告厅举行。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储能所新技术室主任,全国电力储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压缩空气储能工作组成员杨岑玉应邀作主题报告。
杨岑玉研究员以“新型储能技术现状及未来挑战”为主题进行报告,全面分析了当前全球储能技术的发展态势,并深入探讨了未来面临的技术瓶颈和应用挑战。她首先介绍了几种主流的储能技术,包括锂电池、钠离子电池、固态电池以及压缩空气储能等,并对它们的优势与不足进行了详细对比。在分析了当前技术现状后,杨岑玉研究员深入探讨了新型储能技术未来面临的挑战。随着全球能源结构的低碳化转型,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接入电网,尤其是风能和太阳能的间歇性特点,要求储能系统具备更高的能量密度、长周期稳定性和高效的充放电能力。这些对储能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克服现有技术在容量、成本、安全性和寿命等方面的瓶颈。她提到,如何在不增加系统成本的前提下,进一步提升储能技术的综合性能,尤其是在高效能量转换和长期稳定性上取得突破,将是未来几年内行业发展的关键。她还特别提到,除了技术本身,储能技术的产业化和大规模应用同样面临挑战。技术的研发和实验室突破能否快速转化为市场化产品,并在不同场景下实现商业化应用,是推动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杨岑玉研究员鼓励同学们要积极投身储能技术的研发与创新,结合当前能源转型的大背景,勇于攻克技术难关,为全球绿色低碳发展贡献力量。
报告会持续近三小时,现场气氛热烈,反响积极。报告会结束后,杨岑玉研究员与学生们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讨论,共同探讨了储能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学生们纷纷表示,会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为储能技术的发展和创新贡献自己的力量。整场报告会不仅拓宽了学生们的学术视野,更激发了他们投身科研的热情和信心,为推动储能技术的进步和能源转型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研究生院、卓越工程师学院
2024年11月29日
安徽省合肥市金寨路96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东校区老图书馆378)
0551-63602196
ustcsee@ustc.edu.cn
Copyright © 2024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卓越工程师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 皖ICP备05002528号